位於台南市青年路上的麥謎食驗室,「麥謎」源於台語「賣麵」的諧音,是一家創意精緻麵店,主旨為「以台灣為本,充滿無限制風味故事的麵攤仔」,融合了台灣、歐美、東南亞各種元素,打造多層次風味、且讓大家用fine dining的態度品嚐的麵食。在2024年5月獲得米其林推薦之後爆紅。
意外的蠻好訂位,我當週訂週六都還有位置,寫文章時當天也還訂得到。地點很好找就在大馬路邊,不會神神秘秘的找不到。
有「5:50 / 7:05」兩個時段,用餐時間70分鐘。等待的客人清一色是年輕人,還有中國旅客,說是在小紅書看到的。
座位幾乎都是吧台位,像吃高級鐵板燒似的。坐定後店員將手巾浸濕,介紹這是玉蘭花的味道。
玉蘭花的擦手巾好清香~我好喜歡~~
麥謎實驗室 菜單
菜單很簡單,麵、小菜、甜點、飲料 四類,和fine dining常見的作法一樣,列出主要食材給你看。選擇不多,一人寫一張,如果四類都有選到,湊成個人套餐結帳金額折價50元。
也可以點雙人套餐,自己看看哪個比較划。
依座位序記得每一個位置點的餐,就很像鐵板燒~
小菜:甜甜圈蝦餅
蝦餅佐是拉差美乃滋(一種泰式辣椒醬+美乃滋)佐泰式綠茶粉,蝦肉飽滿、調味很豐富又和諧,是一種「高級的泰國料理」fu,我覺得很好吃!
綠茶的味道很清新,不會搶風頭,有時候有些佐綠茶粉的鹹食,綠茶粉會太強變得很怪,這道不會,一切都剛剛好。
小菜:宜蘭鴨賞・貢菜・柑橘醋
這是一道蠻酸的沙拉,鴨賞在裡面擔任培根的角色。嗯…我覺得口味有一點太重,去掉鴨賞可能好點,有鴨賞就有點太鹹了,那個鹹味也沒有很搭。
飲料:鹹檸檬・百香果・馬告
鹹檸檬mix百香果可想而知的清爽香甜,上面滴了馬告油,加了點山胡椒的氣息,就變得有點大人味,我很愛馬告偶爾做菜也會用,在甜味中登場我是第一次見到,很好喝~就是有點小杯要省著喝。
麵:炙烤牛頰肉・雲林黑蒜・港式酸蔥
…….?????…………?????????
關於這道的味道,我使出洪荒之力,也只能擠出一字:
真的,整碗麵就是個炭味,牛頰肉用炭火烤過後,沒牛味只有炭味,麵沒有醬味只有炭味,菜單上還有寫雲林黑蒜——沒有蒜味只有炭味,only從頭炭到尾啊~~~~~(只有搭配的溏心蛋有一點味道)
如果黑白大廚有一題是「炭」,我跟你講這道直接晉級,不可能比它更扣題了。
我和男友滿頭問號,我一直懷疑是我缺乏某種味蕾,怎麼可能吃不到其他味道???我也有注意到坐旁邊的女生點這道,吃得極度緩慢,不曉得是和我一樣滿腹疑問,還是在用心品嚐呢。而且這道最貴要$450元,對我來說很雷~~~雷到要被蓋難吃印的那種。
在回家路上我還問男友說,要不要打電話問問看他是不是忘了放鹽還什麼的,怎麼可能沒味道呢(但又不敢)寫文章的此時此刻我還是非常困惑。
好啦就是有濃濃的炭味,炭の狂熱份子千萬別錯過。
註:我後來有查到網友說好吃:「類似台灣版的韓式炸醬麵」。嗯…我只能表示羨慕,我的味蕾可能真有殘缺。
麵:學甲無毒蝦・台 參巴醬・剝皮辣椒
配料很豐富,還有海帶、泡菜、蛋酥、九層塔、香菜,配一杯叻沙味的湯。
蝦子雖小但很多隻,拌開後每一口都吃得到蝦。多種鹹香味混合在一起很好吃,偏向印尼泡麵那個類型的好吃,加上新鮮的的配料高級很多的版本。
建議先吃乾拌麵、配口湯喝,吃到一半可以把湯倒進去。
但倒進去我就後悔了,不知為何湯和麵的味道都變淡很多,變得很普通很家常,還是分開吃比較好!
上菜前會把碗的邊邊擦乾淨,高級餐廳的講究。
甜點:香蕉布丁
看似普通,實際吃起來很美味!!!
三層組合從底到上,依序為香蕉蛋糕、椰奶燉蛋、越南咖啡,每一層單吃都不怎樣,一定要一起吃,有果香的甜、椰奶的濃、蛋的香、咖啡的微苦,一起吃竟然如此相得益彰!我驚呼連連!驚嘆!
快速吃完我們兩人共吃了約$1100,整體還是值得嚐鮮(容易訂位加分),但我回訪機率低,那個炭味拌麵太謎了我吃不懂QQ
但如果香蕉布丁可以外帶的話,我願意無限回購這個甜點,真的好好吃喔!